新冠疫情作为世界历史上极为罕见的重要公共卫生事件,给人民群众的人身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在抗击新冠疫情的前线,涌现出很多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迹。他们衣不解带,不眠不休,坚守抗疫第一线,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精神与中国力量,这也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了丰富且珍贵的学习资源。在此背景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当以抗击新冠为思政教育的契机,深入挖掘这些珍贵的教育资源,全面强化学生思想塑造工作。
一、疫情防控环境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新挑战
疫情防控期间,高校思政教育的外部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变化,呈现出开放性、交互性和实时性等新特点,这也意味着思政教育工作迎来了新的挑战。
(一)线上思政教育发展空间巨大
从结果上来,互联网信息技术在疫情防控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在防控疫情的过程中,思政教育工作者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新的教育形式中,通过使用慕课网、爱课程、超星等网络平台,组织学生参与到线上思政教育活动之中,为学生提供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云上思政”课程。当然,线上思政教育尚属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存在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此基础上如何形成新技术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如何凸显“云上思政”的自身特性与教学效果,构筑网络思政教育同心圆的“云上思政”格局,还需要思政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
(二)主题教育不足
疫情防控期间,高校思政教育在主题教育方面暴露出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部分高校学生法制意识、责任意识缺失,在疫情防控期间隐瞒健康情况,私自跨区出行;
二是爱国教育较为薄弱。疫情防控期间,医护人员,解放军战士以及其他各行各业的人民群众奋斗在一线,书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彰显出了中国精神与中国力量。各大院校应当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精神,实现其精神与思想的升华。
(三)疫情引发的心理健康问题未得到重视
面对重大危机时,个体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恐慌等情绪心理,作出不同的应激反应。在疫情防控期间,一些高校学生一方面对新冠病毒的高传播性与死亡率产生了畏惧心理,在泥沙俱下的网络资讯中,听信了谣言甚至传播了谣言;
另一方面,不少大学生在疫情防控期间长时间居家,沉迷于网络之中,打乱了正常的学习节奏。虽然中央及时发布了新冠疫情下心理指导方面的意见,但在不少高校中并未得到贯彻与执行,究其原因还是高校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重视程度不足所致。
三、重大疫情防控中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应对路径
针对上述问题与挑战,各大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应当对疫情特性保持清醒地认识,兼顾思政教育的宏观与微观,切实提升思政教育成效。
(一)丰富思政教育素材与资源
各大高校应当注重将抗疫期间的英雄故事加入思政教育课堂中。
一是讲好抗疫期间的感人事迹,以真实的英雄形象,提升思政教育的感染力,引起学生的共鸣;
二是挖掘抗疫精神,深入系统地总结、归纳在这些英雄事迹中所表现出的中国精神与力量,强化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引导学生感悟与树立爱国主义精神;
三是,总结抗疫经验,增强思政教育的说服力,引导学生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知的蜕变,深刻认识到我国的制度优势、思想优势与文化优势,为学生夯实先进思想的基础。
(二)将思政教育延伸至抗疫全过程
各大高校应当努力将思政教育延伸至抗疫全过程之中:
一是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对于大多数高校学生而言,新冠疫情是他们整个成长过程中最大的一次考验,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当全面掌握每个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动态,了解其所思所想,并据此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措施。
二是构建“云上思政”体系。各大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发声,主动设置议题,努力构建学生班级之间、党团组织之间、学生组织之间的多维度在线交流平台,缩短与学生的距离;通过云上课程与活动,关爱学生,提升学生抗疫信心与决心,在学生间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增强其抗击新冠疫情的信心;畅通、扩展师生沟通渠道,认真收集学生反馈意见,给予大学生疫情信息的知情权,让学生自觉做谣言的粉碎者。
(三)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一是应当切实解决学生真实问题。因为疫情,不少学生在学习、毕业、就业方面都遇到了困难。这便要求思政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学生问题,主动为学生排忧解难。高校可通过学校要通过官网、微博、公众号等平台及时上传学校近期安排,教师应及时收集、反馈学生问题,并耐心答疑解惑;相关政府部门应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强化线上就业服务。
二是强化人文关怀,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温度。各大院校在完善制度建设时,应当强化思政教育的人文关怀元素,实现刚柔并济。应注重大学生在抗疫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对抗疫过程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及时给予表彰;多形式实现学生的交流诉求,帮助学生走出居家期间产生的孤独感与无助感等负面情绪。
三是提升心理辅导成效。畏惧心理往往是由于人类对于事物的不了解。因此,各大院校应当正确传播疫情防控知识,引导学生从官方、权威、正规的渠道获取疫情信息,让学生对于新冠疫情能够形成一个全面地认识,从而消除内心的畏惧心理;多发布正能量的、积极向上的宣传内容,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心理引导等全面的心理健康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人生态度,使其健康成长。
四、结语
综上,目前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我们仍然不能掉以轻心,因此各大高校高度重视思政教育工作,丰富思政教育素材与资源,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将思政教育延伸至抗疫全过程,化危机为契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精神与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助其健康成长。(唐山学院 刘晓丹)
责任编辑:孟泽 刘立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