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廉网视!
2023年6月3日 10:17:02 星期六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 |中廉微视

保护历史建筑 留住美丽乡愁——九江市修水县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侧记
发表时间:2023-02-22          文章来源:中廉网视

九江市修水县住建局、文旅局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认识加强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重大意义,积极探索历史建筑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模式及路径,充分发挥历史建筑的使用价值,留下修水的城市记忆。

旭日出云环江过,泼墨群山走丹青。川流不息的修河,集贤聚萃;九曲回湾处,纳宝藏风。修水县位于九江市,为全省国土面积最大、九江市人口最多的县。这里历史悠久,5000年前诞生了山背文化,商朝艾国都城便建立于此,现古城区有1200多年的历史,演绎着历史文化名城的迷人风情。修水,是赣鄱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文化底蕴深厚,自古称“文章奥府”,为“濂溪弦铎之地,山谷桑梓之乡”,诞生了诗人和书法家黄庭坚、双井黄家48进士、漫江莫家12尚书、义宁陈门五杰等名人贤士,成就了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文化盛景。与此同时,修水是秋收起义策源地,中国共产党第一支工农武装部队在这里组建,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在修水设计、制作并率先升起。近年来,修水将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工作,与加强群众文化自信教育,提升全民保护意识相结合,通过开展主题宣讲培训、拍摄宣传纪录片、举办摄影大赛、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等形式多样的群众活动,逐步完善了非遗项目档案信息库,建有省级传习基地2个,市级传习基地2个,全县范围内已形成了县乡村联动,党政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2022年修水县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保护:摸清家底规划先行

为了能够将修水承载的历史文化得到更好的发扬和传承,近年来,修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坚定文化自信,高位推动历史文化名城的申报与保护工作。2021年成立了修水县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县长任组长,县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任成员。在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工作当中,修水县住建局、文旅局一直遵循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的原则,保持和延续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按照应保尽保的原则,通过调查、挖掘修水的历史文化内涵,踏勘县域内古镇古村、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从2018年到2021年,积极开展了县域范围内的历史建筑普查、公布和建档、挂牌、红色革命遗迹、民俗宗教场所、古树古木等普查工作。

推进:探索保护发展新模式

“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论述中,修水县住建局、文旅局在历史建筑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进行了有益探索。2018年至2021年,修水县陆续开展编制了《修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修水县秋收起义红色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修水县鹦鹉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并组织了专家评审。县域乡镇范围内完成修水县黄坳乡朱砂村、布甲乡太阳村等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在规划的引领下,2016年至2021年,全县共投入约1.5亿用于重要文物的保护修缮,采用“绣花式”改造方式,对陈宝箴、陈三立故居、黄土岭古祠堂历史建筑、宁州古城核心区等进行改造修缮,旨在功能修补,品质提升,保留建筑内不可移动的文物、历史建筑,增加公共空间传承历史文化,塑造城市历史文化特色风貌,做好传统风貌保护传承的同时改善古城人居环境。

传承:留住美丽的乡愁

一座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的根脉所在、特质源起。历史文化名城和传统村落的保护,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众多复杂因素的综合工程,它所呈现的不仅是历代先人的创造智慧与精神画卷,更是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怀恋的“乡愁”。(郑鑫)


责任编辑:孟泽 刘立晟

 
上一篇:《奋楫新征程》
下一篇:激活新动能 描绘新画卷——永泰县长庆镇福斗村
  • Copyright  ©  2016-   本站所刊“中廉网视”各种资讯和信息,均为中廉网视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版权局版权登记证书:中廉网视平台 ,软著登字第6640467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30141
    京ICP备1903017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25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 14264 号
  • 监督电话:010-53605619   联系邮箱:zlws201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