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法治同行。近日,北方工业大学心系故里实践团的同学们走进新疆和田,聚焦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围绕农业农村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调研给出良法善治新点子,广泛宣传争当普法为民贴心人,助力法治乡村建设,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贴近基层,法治调研出实招
实践团实地走访了和田市古江巴格街道金川社区法治小广场、法律图书馆以及吉亚乡各村的党群服务中心和村民议事厅等,参观学习当地在基层治理过程中的工作特色与经验。通过深入座谈交流,摸清乡村法治建设现状,收集基层一手资料,找准症结,建言献策给出良方。同学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把问题转化为课题,结合当地发展实际解决问题。实践中发现,当地为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各村、街道将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形成了一套符合规律、富有特色的新工作机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多措并举帮助群众增强法制观念。经过几天调研,实践团发现每走一处各单位都在以多种形式开展防诈骗宣传。也许这是当前的工作重点,但这也恰好暴露出实际发展中的痛点。实践团通过入户走访、深度访谈,思考问题背后的问题,把想法转化为办法,撰写调研报告,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积极向当地对接单位反馈,为和田法治乡村建设贡献力量。

走近群众,普法惠民零距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了让法治乡村建设得更扎实,普法惠民效果更殷实,实践团主动融入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创新普法形式宣传宣讲,零距离普法增实效。同学们参加周一升旗仪式,进行“以法为盾,将反诈进行到底”专题法制宣讲;走进国通语夜校班,利用每周半小时以案释法,以法议事。聚焦三大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普法宣传。依托暑期六点半课堂和石榴籽课堂,面向小朋友开展“护蕾行动”,把《未成年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融入学习生活,引导孩子们保护自己,勇敢说不;面向务工人员开展“送法下乡行动”,把求职、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以问答互动和案例说法的形式呈现,引导群众知法、守法、用法;面向农村留守人员,特别是家庭妇女开展“法护万家行动”,把习近平法治思想送到田间地头、百姓庭院,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引导当地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郡县治,则天下安;乡村治,则百姓安。通过乡村调研,能切身感受到在乡村振兴法治化的新征程上,当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让现代农业农村焕发的强大活力;以亲身实践宣传宣讲,传播法治思维,传递法治能量,感受法治温度,为建设法治乡村涌入青春动力,为乡村振兴增添法治底色。(王雪 盛璐瑶)
责任编辑:孟泽 刘立晟